“鐵路旅客意外傷害強制保險”將在2013年1月1日起取消。這也就意味鐵路旅客意外險、鐵路貨運險、鐵路承運人責任險或向各家險企打開大門,而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太平洋等保險公司也已經“伺機獵食”。
行動
保險公司紛紛“爭食”
鐵路強制險取消,快速奏響了各家保險公司“爭食”號角。此次有望向險企打開大門的不僅僅是鐵路旅客意外險,還有鐵路貨運險及鐵路承運人責任險。據(jù)了解,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太平洋等保險公司也已搶先一步,正與鐵道部積極溝通,“立志”爭奪市場。人保健康也已在北京站、北京南站分別安裝了3臺和4臺意外險銷售自助服務機。
與此同時,“五花八門”的線上鐵路意外保險產品紛紛登場,其中就包括“5元保5日”低價的“乘客交通意外保險”。除了“日保”產品外,各種“月保”、 “年保”等險種也相繼出現(xiàn)在各家保險網(wǎng)站。像安邦保險就推出“安邦暢達神州鐵路旅客意外傷害保險”,保障期限有1天、3天、7天、10天、1個月、6個月、12個月等多種選擇,產品價格從1元到60元不等,其中就包含了意外傷害及醫(yī)療費用保障,保障金額從1萬到100萬不等。
市場
“放大”的10億年保費
不過,業(yè)內有人士指出,目前鐵路旅客意外險市場并沒有那么大,真正可以挖掘大市場的或會在鐵路承運人責任險。
根據(jù)鐵道部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1年全國鐵路旅客發(fā)送量為18.6億人,同比增長11.1%。另外據(jù)鐵道部歷年財務報表顯示,2006年~2011年的客運收入分別為728億元、823.93億元、929.96億元、1090.47億元、1344.91億元及1606億元。
若是按照強制保險2%的比率來算,鐵道部在2006~2011年這6年的強制保險費收入分別為14.56億元、16.4786億元、18.5992億元、21.81億元、26.90億元、32.12億元。因此有業(yè)內人士估計鐵道部取消強制險后,每年將有至少10億保費“騰出來”給保險公司。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對記者表示,是不是10個億難說,不排除有些保險公司處于商業(yè)運作的考慮,做一個假象,市民甚至覺得1月1日開始坐火車就沒了保障,其實并不然。“(市民)覺得有必要就可以買,要是相信鐵路安全也可以不買,如果出了事,承運商仍是有責任賠償?shù)摹?rdquo;郝演蘇稱。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查閱近今年的鐵道部年報,發(fā)現(xiàn)并沒有披露保費收入項目。據(jù)悉,自1995年始,鐵路保險費收入已歸入了運輸收入。因此這塊“蛋糕”真正有多大,并沒有直接可參考的數(shù)據(jù),甚至有相關專家質疑鐵路強制險在近30年只是名存實亡。
而此次市場打開,也紛紛引起業(yè)內的猜測。這部分市場有多大?將采用什么樣的經營方式?保險公司如何做好險種的“新老銜接”?
有消息就指出,鐵道部將成立保險經紀公司或與保險經紀公司合作共同來經營這一塊業(yè)務,但也有消息指出,因為保險公司有航空險的開發(fā)經驗,讓商業(yè)險介入這部分市場將是大概率事件。
觀察
市民熱情度難“撬開”?
一面是待開啟的市場,一面是市民對自行購買鐵路險的興趣仍不高。
在四川工作的曹鈞洪比較喜歡出游,而火車又是首選交通工具。他對本報記者表示,取消強制險后,自己還是會添加一份保障,畢竟近幾年鐵路交通也出現(xiàn)過事故。“希望能根據(jù)票價或者路程來靈活決定保費,比如說所有座位加起來的平均價是240元,那么保險就取百分之一,也就是2.4元。航空險才20元,火車意外險要是五元以下還可以接受。”曹先生表示。
記者日前走訪了廣州天河區(qū)幾家火車票代售點,暫未看到有保險代售,銷票員對記者表示,代售點暫時沒有火車意外險出售,也沒有和相關的保險公司合作。記者隨機采訪幾位前來購票的市民,均表示此前對鐵路意外險并不關注,也不會特意去購買。
有網(wǎng)友擔心取消強制險后,萬一出事故將無法獲得賠償。鐵道部就強調,廢除強制保險后,旅客在鐵路運輸過程中發(fā)生人身傷害時,依據(jù)有關法律規(guī)定,屬于鐵路責任的,運輸企業(yè)仍將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進行賠償。
郝演蘇對記者強調:“要是考慮意外風險的話,每天其實都會面臨風險。居民乘坐完火車還有可能還會乘坐其他交通工具。在這樣的情況下,其實客戶可以買一年期、或者針對所有交通工具的長期意外保險、甚至也可以購買綜合型的意外險。不管是不是5塊錢一天,關鍵還是要看保障多少,保額金額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