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略過大漠敦煌的落日余暉,再迎著朝霞踏上青藏高原的天路之旅……不久的將來,這令人神往的一幕將成為觸手可及的現實。
隨著敦煌至格爾木鐵路的開工建設,新疆和西藏之間的鐵路交通將不再繞行蘭州,其運輸距離至少縮短1100公里!
2012年10月18日,敦格鐵路開工動員大會將在青海省格爾木市召開,這座轄地面積超過12.5萬平方公里、堪稱“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繼青藏鐵路之后,又迎來了新一批的鐵路建設者。
按照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的設計方案,新建的敦煌至格爾木鐵路設計為I級單線電氣化鐵路并預留復線條件,正線長度509公里,其中甘肅境內263.7公里,青海境內245.3公里。設計時速120公里/小時,投資總額約136億元,建設工期6年。
敦格鐵路建成后,其遠期運力將達到年貨運量6000萬噸、日客運量20對客車的規(guī)模,成為溝通新疆、青海、甘肅、西藏四省區(qū)的一條最便捷通道,并一舉填補了這一區(qū)域的路網空白,連接起蘭新鐵路和青藏鐵路兩大干線,在政治、經濟、國防等各領域都具有重要意義。
據該項目設計總工程師、鐵一院高級工程師周文俊介紹,敦格鐵路北起柳敦鐵路的敦煌站,溯黨河而上,經阿克塞、肅北,翻越祁連山脈,通過蘇干湖盆地進入青海省,翻越塞什騰山,經魚卡、大柴旦,最終引入青藏鐵路西格段的飲馬峽車站,共設計有7座隧道,其中最長的當金山特長隧道長達20.125公里,是全線的重點控制工程。此外,這一項目還將同時進行既有蘭新鐵路柳園至敦煌段、總長161.47公里的電氣化改造工程。
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淀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在鐵路沿途形成了星羅棋布的名勝古跡,其中僅國家級名勝即有14處。既有以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石窟、鎖陽城、玉門關、漢長城、陽關、吾艾斯墓、西漢酒泉古跡等為代表的1125處歷史文化遺址,又有以國家級地質公園雅丹地貌、透明夢柯冰川為代表的11處自然風光;既有獨特的自然景觀、悠久的歷史文化,又有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和神秘的古老傳說,是絲綢之路文化旅游的黃金地段。
同時,鐵路沿線還分布有極其豐富的礦產資源。其中,北山地區(qū)和祁連山區(qū)已探明的5個成礦帶中,鎢礦儲量居全國第二,鉻鐵礦、石棉礦及口釩礦探明儲量居全國第三,菱鎂礦居全國第五位。而柴達木地區(qū)更是享有“聚寶盆”的美譽,已累計發(fā)現各類礦產86種,占全國的50%,其中鋰礦、鍶礦、芒硝、化肥用蛇紋巖、鉀鹽、鎂鹽、石棉等7種礦產位居全國首位。
甘肅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