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是一個公司運營有效性的重要標志之一。過多的庫存造成資金積壓、庫存過期、庫存成本過高等。供應管理部門可在庫存控制中展現(xiàn)自己的價值。
提高供應商績效
庫存之所以存在,是為了降低供應鏈中的不確定性的影響。供應管理可通過提高供應商的績效來降低庫存。例如,如果按時交貨率非常高,就不必有設立太多的安全庫存;如果供應商質(zhì)量好,就不比為質(zhì)量問題而多采購;如果供應商的生產(chǎn)周期降低,訂貨點就可設得低一點,庫存就可大幅度降低。
JIT或供應商管理庫存
供應商的績效如果是十全十美的話(在規(guī)定的時間,把規(guī)定的數(shù)量的貨送到規(guī)定的地方,并滿足規(guī)定的質(zhì)量標準),那就可以實行JIT(Just in Time;“及時送貨”)。豐田汽車的一大成功就是通過JIT大幅度降低庫存水平。當然,JIT環(huán)境下,供應商一旦出現(xiàn)問題,就可能造成生產(chǎn)線停產(chǎn)(Line Down),影響可非常大。筆者的一個供應商的主管以前在汽車行業(yè)工作,為通用汽車供貨。他說,作為供應商,如果你造成了生產(chǎn)停頓,那你就是通用汽車的公敵。供應管理如果能預先減少這種“人民公敵”的話,自然是對公司的一大貢獻。
再就是讓供應商管理庫存,即“寄售”(Consignment)。寄售的概念是供應商在采購方的設施建立庫存,但只有當采購方消費以后才能得到貨款。在此之前,庫存由供應商來承擔。供應商也不傻,自然也不愿意承擔庫存。這就需要供應管理部門來談判、說服。
外包(Outsourcing)
外包的好處之一就是公司的生產(chǎn)中的庫存(Work in Progress Inventory)降低。因為原本由采購方進行的一些生產(chǎn)、組裝活動由供應商來承擔。筆者所在的公司大幅度外包,也是庫存周轉(zhuǎn)率遠高于競爭對手的原因之一。當然,對供應管理而言,確保外包商績效,順利執(zhí)行外包戰(zhàn)略,也是對公司的大貢獻。
簡化供應鏈
供應鏈越長,供應周期就越長,供應鏈庫存就越長。供應管理可選擇合適的供應商,通過優(yōu)化供應鏈來降低庫存,例如選擇有豎向集成功能的供應商等。復雜性(Complexity)一般會增加未知性,所以,簡化供應鏈就是降低未知性,因而降低庫存。
信息溝通
用信息替代庫存是供應鏈管理的一大口號。因為信息共享可降低未知性。供應管理部門是與供應商打交道的窗口。保證需求信息、規(guī)范變更等信息及時、準確地傳遞到供應商,可有效降低供應鏈的“信息不對稱”風險,因而降低庫存。當然這需要建立良好的預測系統(tǒng)、物料供應系統(tǒng)、信息傳輸平臺等。供應管理往往扮演重要的角色。
信息溝通也包括把供應商的反饋意見及時傳遞到公司內(nèi)部。例如供應商在改進設計、規(guī)范方面的意見往往可大幅度降低產(chǎn)品的復雜性,因而降低庫存。設計人員一般會設計一些非常獨特的東西,因為他們并不一定知道市場上有通用的產(chǎn)品。獨特性會增加庫存和庫存過期的風險。而供應商往往在這方面知道更多,把他們的建議及時傳達到設計部門,往往可減少不少未來的庫存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