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9月26日,導(dǎo)演羅曼·波蘭斯基在瑞士蘇黎世被捕并將被引渡美國受審,罪名是他曾在三十年前與一位13歲的美國女孩發(fā)生過不正當(dāng)性關(guān)系。讓我們將視線倒退到整整四十年前的一場屠殺,那是1969年的8月9日,波蘭斯基的妻子,當(dāng)時有8個月身孕的美國女星莎倫·塔特,在美國加州比佛利山莊的家中被殺,身中16刀,最后尸體被吊在起居室內(nèi),現(xiàn)場慘不忍睹。當(dāng)時身在倫敦拍戲的波蘭斯基也被列入嫌疑人名單,徹查之后才取消了嫌疑。1969年12月1日,洛杉磯警察局長埃德·戴維斯宣布經(jīng)過8750個小時的工作,塔特兇殺案終告?zhèn)善啤?968年,羅曼·波蘭斯基執(zhí)導(dǎo)的名作《羅絲瑪麗的嬰兒》問世,這部描寫邪教的電影為羅曼一家?guī)砹诉@場難以想象的厄運。原來,兇手就是邪教組織“曼森家族”的一男三女四名成員,而幕后主使者就是他們的領(lǐng)袖查理·曼森。在波蘭斯基的生命里,少年時代母親慘死在納粹集中營里,經(jīng)過多年的顛沛流離,極具電影天賦的波蘭斯基終于在電影界嶄露頭角,也終于能夠在巨星云集的比佛利山莊有了自己的豪華別墅,看似生活終于給了他完美的回報,然而,這一場殺戮,又重新將這位天才導(dǎo)演的生命拉進(jìn)另一場巨大的陰影中。

“曼森家族”首領(lǐng):查爾斯·曼森在法庭上
最新書摘
少年喪母,中年喪妻,這成為了波蘭斯基生命中兩個揮之不去的夢魘,并對他以后的人生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如果說希特勒領(lǐng)導(dǎo)下的納粹德國是他第一個夢魘的源頭,那么,“曼森家族”,這個美國歷史上臭名昭彰的邪教殺人組織,則是造成波蘭斯基終生夢魘的第二個罪魁禍?zhǔn)?,它讓波蘭斯基的電影里從此只多出了陰郁和灰暗,而缺少了太多太多的陽光和快樂。
云南人民社出版的《美國殺戮》一書中,專辟一章,講述了波蘭斯基家中發(fā)生的慘案,也詳細(xì)解讀了這個瘋狂殺戮的邪教組織“曼森家族”的前前后后。

年輕的波蘭斯基和妻子莎倫·塔特
1969年8月9日,在美國加州比佛利山莊的一棟豪宅內(nèi),發(fā)生了一宗駭人聽聞的血案。包括房子的女主人,已有八個月身孕的好萊塢影星莎倫·塔特在內(nèi),當(dāng)晚共有五人被殺。洛杉磯警方在調(diào)查當(dāng)中發(fā)現(xiàn):這宗動機不明的兇殺案,竟然和一個名叫“曼森家族”的邪教組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好萊塢影星和邪教組織,這兩個看似不存在交集的群體,究竟是怎樣被扯到一起的呢?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從一個名叫查爾斯·曼森的人說起。
1934年11月12日,查爾斯·曼森出生在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他的母親名叫凱思琳·馬多克斯,生他的時候只有16歲。關(guān)于曼森的生身父親,始終沒有確切的說法,因為凱思琳是一個比較開放的“問題少女”,在懷孕之前,曾與多個男人有染。
在曼森出生后的前幾個月,他一直都隨母親的姓氏,當(dāng)時他叫查爾斯·馬多克斯。后來他隨娘嫁人,才把名字改成了查爾斯·曼森。

波蘭斯基
作為母親,凱思琳始終沒有給自己的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楹螅廊晃倚形宜?,酗酒、吸毒、參加淫亂派對……時不時地,還會消失幾天甚至幾周。我們可以想象,這樣的婚姻不可能維系多久。此后,曼森就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在這家被寄養(yǎng)幾天,在那家被寄養(yǎng)幾天,基本上和孤兒沒什么區(qū)別。而他的母親,則天馬行空地四處尋開心。
有一次,正在咿呀學(xué)話的曼森被母親帶進(jìn)了一家酒吧。酒保特別喜歡曼森,于是就對凱思琳開了個玩笑:你兒子太可愛了,能賣給我嗎?凱思琳竟然毫不猶疑地答道:行??!你給我杯啤酒,我就把孩子給你。酒保隨即給她倒了一杯,然后樂呵呵地瞅著她,想看看她一會怎么收場。沒想到,凱思琳喝完啤酒后,把曼森往柜臺上一放,頭也不回地轉(zhuǎn)身離去。就這樣,曼森又和那個酒保在一起生活了三天,直到他的舅舅知道了消息,才把他給接了回來。
在曼森三歲的時候,他的母親和他的舅舅因持械搶劫,雙雙被捕入獄;在此后的幾年間,他被自己的姨媽收養(yǎng)。

年輕時代的查爾斯·曼森
在這種成長背景下,曼森很快就步了母親的后塵。九歲時,他就因為盜竊罪被關(guān)進(jìn)了教養(yǎng)院。1947年,未滿十三歲的曼森再度因盜竊罪入獄,一年后越獄逃走。他想回到母親的身邊,卻被拒之門外。要生存,曼森只能靠自己;除了偷盜,他似乎沒有別的選擇,只能繼續(xù)他的犯罪生涯。而此時的曼森,已經(jīng)不再滿足于小偷小摸了--這回改搶了,并因此而入獄三年。
1951年,曼森和另外兩名少年犯越獄潛逃,一路跑到了加利福尼亞。此后,他們一邊靠搶劫、盜竊維持生計,一邊四處流竄,直到半年后在猶他州被捕。此時的曼森雖然只有十七歲,卻已經(jīng)成了一個盜竊搶劫的行家里手。
1954年,由于在獄中表現(xiàn)良好,曼森被提前假釋出獄。在隨后的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他也確實安分起來,踏踏實實地找了份工作,在家鄉(xiāng)安頓了下來。
1955年年初,曼森和一個餐廳女招待結(jié)婚了。所謂貧賤夫妻百事哀,有了家庭,曼森就不再滿足于自己那點微薄的收入了。您想啊,他壓根就沒讀過書,怎么可能找到高收入的工作呢?于是,為了讓妻子過上幸福的生活,他又撿起了老本行。
1955年年中,曼森開著自己偷來的汽車,帶上已經(jīng)身懷有孕的妻子去洛杉磯度假(還挺懂浪漫呢)。結(jié)果,在高速公路上就被警方逮捕了。由于是在保釋期間內(nèi)作案,法院毫不客氣地又把他送回了監(jiān)獄。而他的妻子,也毫無疑問地離開了他。
1958年,曼森再度被假釋出獄。這次他是徹底洗心革面了,不再當(dāng)賊--轉(zhuǎn)行當(dāng)起了男妓。我們不妨大膽地猜測一下:是不是獄中的某些經(jīng)歷,使得曼森萌生了這樣的念頭呢?不管怎么說,當(dāng)男妓總比當(dāng)賊好,至少對社會不會構(gòu)成太大的危害。
1959年年中,曼森干了一件特別愚蠢的事兒。在和一個客戶做完皮肉生意后,他從對方的錢夾里偷出了一張金額只有37塊5毛錢的支票,在去銀行兌現(xiàn)時當(dāng)場被捕。雖然涉案金額不多,但罪行卻十分嚴(yán)重。就在這時,曼森的“貴人”出現(xiàn)了。一個曾和他做過皮肉生意的富家女,不知出于何種目的,在收到消息以后竟然哭哭啼啼找到法官,聲稱自己已經(jīng)懷上了曼森的孩子,希望能夠從輕懲處。法官信以為真,對該案件緩刑處理,曼森僥幸脫身。
1959年年末,曼森又干了一件特別缺德的事兒。他把自己偽裝成一個小有所成的商人,騙得一個純情少女的芳心;而后,他不但搞大了姑娘的肚子,還從人家手里騙了七百美元。這還不算完,逃跑之前,他又把這個女孩的室友給強奸了!說他禽獸不如,確實實至名歸!這次被捕后,曼森被判入獄十年。
可能是獄中的生活太過單調(diào),曼森漸漸對音樂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天天抱著吉他不撒手。根據(jù)監(jiān)獄的記錄,在整個服刑期間,曼森居然獨立創(chuàng)作了八十多首歌曲,著實令人驚嘆。
1967年3月21日,曼森被假釋出獄。到此為止,他32年的人生時光,在監(jiān)獄里度過了一多半。這次出獄以后,他馬上來到了舊金山。
在20世紀(jì)60年代,嬉皮士運動盛極一時;舊金山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身著奇裝異服的嬉皮士的身影。這些年輕人摒棄一切主流文化,摒棄一切道德義務(wù),只對音樂和毒品感興趣。整座城市,到處都彌漫著嬉皮士運動所帶來的頹廢氣息。
當(dāng)感情失落、精神空虛的曼森初到舊金山時,他驚喜地發(fā)現(xiàn):當(dāng)今美國社會里居然有這么多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就這樣,曼森很快就在那里找到了歸屬感,天天抱著吉他跑到嬉皮士聚集的場所,一會兒彈唱,一會兒演講。慢慢地,他的身邊聚集了一些少男少女。日久天長,這些極度空虛的年輕人完全接受了曼森的領(lǐng)導(dǎo)。不知不覺中,曼森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成了很多人的精神領(lǐng)袖。竊喜之余,曼森玩起了傳銷的那套把戲:讓已有的這些信徒不斷招募新人進(jìn)來,以此發(fā)展壯大隊伍。
1968年春天,曼森帶著三十多名忠實信徒來到了洛杉磯。在一個廢棄的農(nóng)場里,他建立了自己的根據(jù)地,從此和信徒們過上了群居生活。
和所有的邪教頭目一樣,曼森也很俗套地玩起了將自己神化的把戲,以此來加強對信徒的精神控制。他不斷鼓吹自己是耶穌轉(zhuǎn)世,世界末日即將來臨;而他,將帶領(lǐng)所有信徒躲進(jìn)一個“無底洞”,開啟人類社會新的文明。在他口中,英國的披頭士樂隊成了上帝派到人間的先知,他們將通過歌曲預(yù)示一場革命風(fēng)暴的到來……您聽聽,這都哪兒挨哪兒?。?/p>
1968年4月4日,美國黑人民權(quán)運動領(lǐng)袖馬丁·路德·金被暗殺;同年年底,“先知”披頭士樂隊出版了著名的《白色專輯》--這兩件毫不相干的事情被曼森生生扯到了一起。他對信徒宣布:由黑人發(fā)動的革命即將爆發(fā),馬丁·路德·金的死就是導(dǎo)火索;而“先知”專輯中的歌曲《革命》,就是對這場革命的預(yù)告!
信徒們或驚恐,或狂喜,懷著各自不同的心情等待著這場革命的到來。日子一天天過去了,絲毫也沒有跡象表明美國黑人要揭竿而起,造美國白人的反。這可怎么辦哪?如此下去,“教主”豈不威信掃地?誰還能信他?誰還能聽他領(lǐng)導(dǎo)?今后這隊伍還怎么帶?曼森有點上火了。
經(jīng)過深思熟慮,曼森想出了一個應(yīng)急方案:黑人不是不革命嗎?我讓他們革命!具體辦法,就是派信徒外出作案,搞幾宗兇殺案,越血腥越好,越轟動越好,然后再轉(zhuǎn)嫁到黑人頭上,以此激化黑人與白人之間的矛盾。至于殺戮的對象嘛,前提必須是白人,而且越有知名度越好,越有社會影響力越好。綜合以上兩個條件,好萊塢的那些大牌明星們,自然就首當(dāng)其沖地成了他們的目標(biāo)--這就是所謂的蝴蝶效應(yīng)吧?
繞了一大圈,現(xiàn)在大家都了解了案情的來龍去脈了吧?可在當(dāng)時,警方就是打破了腦袋也想不明白--這也難怪,按常理出牌,靠理性思維,的確很難想明白。就在警方一籌莫展的時候,另一宗兇殺案的告破,使這宗好萊塢兇殺案柳暗花明起來。
1969年7月27日,一個名叫格雷·辛曼的毒販橫尸家中。8月6日,洛杉磯警方抓捕了一名犯罪嫌疑人,并在他駕駛的車?yán)镎业搅藲⒑π谅鼤r使用的作案工具。這個人名叫博比·博薩雷,曼森家族成員之一。通過他的供述,警方認(rèn)定這起毒販被殺案與一個名為“曼森家族”的邪教組織有著密切的關(guān)聯(lián),遂于8月16日突襲了曼森的老巢,一共抓捕了26名犯罪嫌疑人;這其中,就包括查爾斯·曼森,還有另外一個重要人物,蘇珊·阿金森。
蘇珊·阿金森是一個非常健談的漂亮女孩兒,如果不是誤入邪教,相信她肯定會找到一個很好的人生歸宿。然而,她現(xiàn)在卻成了兇殺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等待著法庭的判決。在辛曼被殺案開庭審理之前,蘇珊一直被關(guān)押在洛杉磯市女子拘留所。
在被警方關(guān)押期間,蘇珊的表現(xiàn)完全像是一個瘋子:她時常會載歌載舞地跳上一段,或是毫無理由地狂笑一番,與其說她是在蹲監(jiān)坐獄,倒不如說她是跑來度假的,心情總是那么好。終于有一天,她的同室獄友維吉尼亞忍不住問道:你犯的是什么事兒???怎么總這么開心呢?蘇珊聽完非常隨意地答道:噢,沒什么,一級謀殺而已。那種輕松的語氣,就好像是在說別人。
維吉尼亞又追問道:那你到底干沒干呢?聽完這個問題,蘇珊的臉上頓時泛起了得意之色,十分自豪地答道:當(dāng)然啦!隨后,她就像講故事一樣,把作案的前后經(jīng)過原原本本地講述了一遍。蘇珊臉上的表情越是輕松,維吉尼亞就越是感到不寒而栗。
11月6日這天,蘇珊照樣和維吉尼亞坐在一起閑聊。聊著聊著,話題就扯到了“好萊塢兇殺案”。蘇珊的表情突然為之一變,壓低聲音十分神秘地問道:你知道那起案子是誰作的嗎?維吉尼亞搖搖頭,說不知道。蘇珊冷冷地干笑了一聲:不知道吧?我告訴你--兇手現(xiàn)在就坐在你的對面!
維吉尼亞猝不及防,聽完差點從床上摔下去??粗z友的那副狼狽相,蘇珊竟然哈哈大笑起來。驚嚇過后,維吉尼亞重新坐定,滿臉狐疑地繼續(xù)追問道:當(dāng)晚一共有五個人被殺,你一個人怎么可能同時殺掉五個人呢?
蘇珊接下來的回答,就非常關(guān)鍵了。她首先隆重介紹了當(dāng)晚參與兇殺案的其余幾名家族成員;隨后,又把殺人的起始緣由、作案經(jīng)過,以及被害人在臨死以前怎樣苦苦求饒,津津有味地講述了一遍,聽得維吉尼亞汗毛根兒都豎起來了。
1969年11月17日,維吉尼亞向洛杉磯警方報告了這一重要線索。隨后,為了確保她的人身安全,警方把她轉(zhuǎn)押至一個單人牢房。
1969年11月18日,洛杉磯地方檢察官,35歲的文森特·巴戈里奧希正式接手此案。對他來說,這絕對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曼森家族共有三十多名成員,到底有誰參與了謀殺,這個問題都還沒有搞清楚;此外,手頭的證據(jù)也很有限,最有力的證據(jù)還是一天前剛剛得到的(即維吉尼亞提供的證詞);在這種情況下,他不但要證明曼森家族成員有罪,更要證明這一切都是在查爾斯·曼森的指使下進(jìn)行的……真可謂困難重重!
當(dāng)然,凡事都要從正反兩個方面去看:難度越大,回報也就越大。巴戈里奧希心里很清楚,如果自己能夠漂漂亮亮地拿下這個案子,以后的仕途就自然會一帆風(fēng)順起來,高官厚祿指日可待;相反,如果輸?shù)暨@個案子,自己的前途命運也就很難預(yù)料了……所以務(wù)必全力以赴,不成功,則成仁!
您看見了嗎,都有點兒舍生取義的味道了。
在隨后近半個月的時間里,巴戈里奧希也確實不負(fù)眾望,調(diào)查走訪了所有曼森家族的“邊緣成員”(也就是那些愿意和檢察機關(guān)合作的犯罪嫌疑人),收集了大量翔實可信的證言,終于在12月3日,確定了作案人名單:查爾斯·曼森、查爾斯·沃森、蘇珊·阿金森、帕特麗夏·考文可、萊斯利·范豪頓。接下來,如何證明這五個人有罪,就成了當(dāng)務(wù)之急。
巴戈里奧希首先想到了蘇珊·阿金森。毫無疑問,如果能夠說服她成為本案的污點證人,愿意當(dāng)庭指證其他四名犯罪嫌疑人的話,何愁案子打不贏呢?帶著這個想法,巴戈里奧希找到了蘇珊·阿金森,經(jīng)過一番討價還價,雙方終于達(dá)成協(xié)議:蘇珊將出庭作證,指證其余四名犯罪嫌疑人;作為回報,她將被免于死刑處罰。
僅有一個蘇珊還遠(yuǎn)遠(yuǎn)不夠,巴戈里奧希又找到了曼森家族的一位“邊緣成員”,丹尼·迪卡魯。迪卡魯隨后表示,愿意出庭作證。
所謂自助者天助,幾天后,兇手在作案時使用過的那把點22口徑左輪手槍被“找”到了。其實,那把槍早在三個月以前就被人找到了,只不過地方警局一直對此事守口如瓶,似乎想看洛杉磯市局警方的哈哈笑。直到有知情者打電話通知洛杉磯警方,他們才怒氣沖沖地取回了這一重要物證。
很快,這把左輪手槍最初的購買者也被找到了,此人名叫蘭迪·斯達(dá)。從他那里,警方得到了他們預(yù)期的答案:大約在半年以前,這把手槍就被送給了查爾斯·曼森。
1970年6月中旬,本案正式開庭審理。由于擔(dān)心遭到曼森家族成員的襲擊,主審法官查爾斯·奧德本人及其家屬,都被警方嚴(yán)密地保護(hù)了起來。事實上,在整個庭審過程中,多位控方證人都收到了來自曼森家族成員的死亡威脅。一個名叫巴巴拉·霍伊特的控方證人,被曼森家族成員灌下了足以致命的迷幻藥,后因搶救及時才死里逃生。控方的另一重要證人,蘇珊·阿金森,也收到了類似的威脅,后在法庭上突然翻供,聲稱一切都和查爾斯·曼森無關(guān),自己先前在接受大陪審團聆訊時作的是偽證。
在整個庭審過程中,還曾出現(xiàn)過一些極富戲劇性的場景。有一次,曼森和主審法官奧德發(fā)生了爭執(zhí),憤怒難當(dāng)?shù)穆蝗粡谋桓嫦咸顺鰜恚北挤ü俣?,口中高聲喊道:?yīng)該把你的腦袋切下來!與此同時,其余三名被告(查爾斯·沃森一年后受審)同時起立,用拉丁語齊唱贊美詩。法庭頓時亂作一團,庭審被迫中斷。事后,驚魂未定的法官奧德出于職業(yè)操守,提示陪審團成員不要理會剛才所發(fā)生的那一幕。但問題是,這怎么可能呢?曼森的瘋狂舉動和那句令人膽寒的咒罵,都成了所有陪審團成員難以忘卻的記憶。

被捕時的查爾斯·曼森
庭審在繼續(xù),鬧劇也在不斷上演。當(dāng)法官示意曼森的代理律師可以傳喚辯方證人時,這位律師語出驚人:法官大人,我方?jīng)]有證人出庭。頓時,庭上庭下,包括法官奧德都瞪大了眼睛:如此嚴(yán)重的刑事控罪,作為辯方律師,居然連一個證人都沒準(zhǔn)備,這簡直是天下奇聞!當(dāng)律師的,怎么可以懶到這個份兒上呢?
就在人們還沒緩過神兒的時候,又一幕鬧劇上演了。被告席上的三名女被告,蘇珊、帕特麗夏、萊斯利,同時從坐椅上“彈”起,爭相表示要出庭作證。她們口口聲聲替曼森喊冤,聲稱一切都是她們所為,曼森根本就毫不知情。
緊接著,鬧劇達(dá)到了高潮:曼森的另一位代理律師,有“嬉皮士律師”美稱的羅納德·休斯站起身來,居然對己方三名當(dāng)事人的做法向法庭提出了抗議!這回就連檢察官巴戈里奧希都看傻了,心說:這好像是我該干的活兒吧?
不僅如此,羅納德·休斯還當(dāng)眾揭穿了曼森利用他人為自己做偽證,試圖以此逃脫法律制裁的陰謀。此語一出,整個法庭都炸開了鍋。曼森被氣得說不出話來,怒目圓睜,死死地盯著羅納德·休斯。
當(dāng)天的庭審只持續(xù)了不到二十分鐘,就在一片混亂中草草結(jié)束。
事后,羅納德·休斯為自己違背職業(yè)操守的仗義執(zhí)言,付出了最為沉重的代價。當(dāng)天庭審結(jié)束后不久,羅納德·休斯就神秘失蹤了。在案件審理結(jié)束以后,人們找到了他的尸體--被夾在兩塊巨石之間。毫無疑問,這是曼森家族成員的又一次血腥殺戮,此案至今懸而未決。
在羅納德·休斯失蹤之后,法庭又給曼森指派了一位辯護(hù)律師--初出茅廬的麥克斯韋爾。由于實戰(zhàn)經(jīng)驗不足,又是在匆忙間接手此案,麥克斯韋爾在庭審中的表現(xiàn)實在是乏善可陳。平心而論,法庭為這四名被告指派的辯護(hù)律師都比較差勁,以至于到后來,辯方律師剛一站起身準(zhǔn)備發(fā)言,曼森就會大聲呵斥道:“你快坐下吧!你一張嘴只會把事情搞得更糟!”庭上所有人,包括法官奧德在內(nèi),全都被這一幕弄得哭笑不得。
1971年1月15日,歷時7個月的庭審結(jié)束。9天后,陪審團達(dá)成一致意見:認(rèn)定四名被告人謀殺罪、陰謀策劃謀殺罪,成立。
1971年3月29日,審判日。當(dāng)天,法庭內(nèi)外高度戒備,唯恐發(fā)生意外。上午10點剛過,陪審團宣布了對四名罪犯的刑罰判決:電椅死刑。
判決結(jié)果一出,帕特麗夏·考文可馬上高聲回應(yīng)道:你們剛剛給自己判了死刑!蘇珊·阿金森也隨聲威脅道:看好你們的家門,看好你們的孩子吧!而曼森家族的“教主”,查爾斯·曼森,在聽完判決結(jié)果后一言不發(fā),選擇了沉默。
案件終于告一段落了,檢察官巴戈里奧希在日記中這樣寫道:這是美國歷史上審理時間最長的一宗案件--前后歷時9個半月;這也是美國歷史上最昂貴的一起訴訟--所有花費超過一百萬美元;12名陪審團成員被持續(xù)隔離了225天--這也是美國歷史上的一項紀(jì)錄。
在隨后的一年時間里,曼森家族的其他幾位成員也先后受審,得到了他們應(yīng)有的懲罰。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加利福尼亞州高等法院在1972年廢除了死刑,因此,查爾斯·曼森等四名罪犯,全部被改判為終身監(jiān)禁。時至今日,曼森在美國社會仍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天知道那些追隨者們迷戀他什么。
|